<acronym id="i3kie"></acronym>
<var id="i3kie"></var>
  • <video id="i3kie"></video>
  • 搜索

    急救中心電話:0377-83811111      咨詢電話:0377-83976667   
    門診預約掛號電話:0377-83976606/6608/6008/6602    地 址:河南省南陽市濱河西路1888號
    頁面版權所有:南陽張仲景醫院     
    豫ICP備19004070號-1 
   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 鄭州   [后臺管理]

    關注手機站

    關注微信

    新聞中心

    病樹前頭萬木春——走進張仲景醫院

    發布時間:
    2022/05/13
    瀏覽量
     





        編者按:生活里有光有影、有晴有雨、有左有右,多種滋味蘊含其內。人間有味是清歡,清歡不受物質束縛,沒有外在條件,是青山的嫵媚、是白云的漂游、是發自肺腑的情感流露,是源自內心的真摯表達。醫護對患者提供有溫度有質感的診療服務,清澈且清凈,是一種清歡,患者和家屬對醫院和醫護的認可和信任,歡喜且歡悅,亦是一種清歡。













         本文摘自于《齊魯晚報》,文章作者張天星,其老伴在我院內三科診療住院,經韓麗華院長、劉理琴主任、周天春主任等診療,采用中西藥并用,中西醫協同,臨床療效顯著,遂寫此文。

         張天星,筆名實磊,中國金融作協會員。退休前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干部,曾任《農業發展與金融》雜志社社長、總編輯、黨委宣傳部部長等職。








     

    病樹前頭萬木春——走進張仲景醫院

         健康的人都是幸福的,生病的人都是不幸的,被慢性病纏身的人更是不幸的。

        人到老年最怕得病,特別是長期折磨人的慢性病。我老伴兒,有家族遺傳的高血壓和糖尿病,年輕時自恃健康無癢,不重視治療,導致2010年第一次中風,在北京304醫院第一次治好后,2014年心血管又堵塞,在美國做了搭橋手術,自此以后,身體每況愈下,形成心衰、腎衰的慢性病。每年都要住兩次醫院。感謝北京304醫院的心內科專家夏云峰主任和王晨醫生,每次住院都醫治有方,同時又曉之以理,特別囑咐:“愈后防復、防變。西藥傷腎,能少吃就少吃,要食療同源,要中西醫結合,吃點中藥,慢慢調養,防止腎病惡化。"

         我老家在南陽,每年回老家都找中醫為老伴兒看病,也吃了不少中藥,但沒有持續不間斷的吃。去年冬天,老伴兒再次中風,嚴重到臥床不起。家里親屬們不斷催我們回來看中醫,用中藥調養。我們于年前回到南陽,原打算過罷春節就住院治療,但又遇“倒春寒”天氣,病人怕凍,一直拖到4月中旬,我們才走進“南陽張仲景醫院”接受系統治療。

        張仲景,何許人也?東漢末年南陽名醫。東漢末年,戰亂頻仍,溫病四起。天降大任于張仲景。他“勤求古訓,博采眾方”,濟世救人,仁愛為懷。他創造了中國醫學史上三個第一:①辯證施治,總結出中醫診治“八綱”、“六經”,寫出《傷寒雜病論》十六卷。此書是中醫史上理、法、方、藥具備的經典,“為眾方之宗、群方之祖?!雹谔岢隽恕爸挝床 钡睦碚?,即“未病先防、既病防變、瘥后防復”。③使用特色療法,運用針灸、按摩、坐藥、浸足、舌下含藥及人工呼吸等等方法治病救人。特別是人工呼吸法比比利時的拉普德醫生要早16個世紀。后人稱張仲景為“醫圣”,我們南陽人稱他為“醫神”。他死后為其修建了仲景墓碑,晉代時就為他修建了“醫圣祠”,受世代人民的香火尊崇。

          為傳承中醫瑰寶,早在1947年,南陽人就創辦了“張仲景醫院”。2015年,南陽張仲景醫院由仲景宛西股份有限公司收購,投資6個億傾力打造,選新址濱河西路1888號,占地200畝。新選址在雪楓橋頭,院內外環境優美,醫院現代化設備配置齊全,是集醫療、教學、科研、預防、保健、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院。規劃設置病床位1500張,現在已正式開放使用500張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在醫院門診部,經內科專家王始揚主任診斷后,老伴兒住進了內科三病區。在內三科病區受到科主任、心內科專家劉理琴和副主任周天春的熱情接待。住院頭兩天進行了幾項必要的檢查,并通過望、聞、問、切,確定病情后,進入治療階段。具體負責老伴兒的周副主任,對她確定的治療方案是:①堅持中西醫結合的原則,原來在北京住院期間確定的幾樣西藥,仍繼續堅持服用。②根據病情服用湯劑中藥。③實施特色治療,針灸、心臟體外反搏、藥足、熨撫等,運用特色療法促進疾病的康復。針灸通經活絡、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;中藥泡腳促進循環、活血化瘀;腳心貼敷藥物促進睡眠;體外反搏促進心臟康復等等?,F已中西醫結合治療兩周,老伴兒感到有明顯好轉。

        住院后,每周二,河南省中醫內科知名專家、張仲景醫院韓麗華院長查房時,親自為老伴兒診脈看病,并對已服用的中藥方進行了調整,囑咐防止病情發展的具體事宜。

     張仲景醫院韓麗華院長親到病房為病人把脈看診

         我陪伴老伴兒治病期間,有幾點體會:

         一是這里中醫藥文化味道濃郁,受到了傳統中醫藥文化精粹的教育。一進仲景醫院門診大廳,迎面看到張仲景把脈看病的雕塑和醫圣張仲景的文字介紹。雕塑的南邊有長方形條桌,擺放著預防新冠病毒的中藥茶,來看醫生的都可以隨意取用,兩個穿白大褂的醫護人員,為病人免費刮痧拔罐治病。大廳的北邊是掛號和交費室,大廳南邊是中藥房。在張仲景雕塑旁邊還有一個長方形桌子,擺放著“治未病”的宣傳單子,兩個護士在那里靜候來訪人員的任何咨詢。扇形的大樓南為病房樓,中為醫技樓,北為治療康復樓。門診部的北邊還建立了張仲景醫學館、講學堂和張仲景養生坊。扇形大樓的院內是偌大的花園草坪,供病人們在院內養生散步?;▓@里建有仲景“尋方采藥、訪醫學技”的雕塑,花園里還種有伏牛山的一叢叢藥材樹。無論在大樓的綠色長廊里,還是在院內花園散步,都能聞到一股濃郁的中草藥香味兒。更重要的是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的瑰寶,充滿了深邃的哲理與智慧,有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養生理念和實踐經驗,在這里,你只要有心用心、肯定會受益匪淺。

         二是張仲景的“辯證施治法”及“治未病”的理念,應當是他中醫學的核心。“辨證論治”理念:寒癥用溫法,熱癥用清法,虛癥用補法,積滯用消法。使用寒涼藥物治療熱性病,是“正治法”;使用溫熱的藥物治療,就屬于"反治法"。不同的情況,區別對待。這些辯證的觀點充滿了中國的哲學智慧。“治未病"含兩重意思,①沒病防病。張仲景主張從健康入手,飲食有節,勞動適度,講究衛生,鍛煉身體,蓄養精正之氣。這樣就能保證身心健康,增加抵抗力,抵御外邪對人體的侵害,少生病、不生病。②生病要積極治療,并要治防結合防止發展、延伸其它的疾病。

    我老伴兒心臟搭橋手術后,吃西藥太多,就引發腎臟衰竭,按照“治未病”的理念“既病防變",盡量少用西藥,使腎、肺、肝等臟器不受損傷。西醫做不到的,加以中醫調養就可以做到。

         三是堅持中西醫結合,治病防病,創新發展。

    中華五千年歷史,中華民族與各種疾病抗爭,求生存和繁衍生息,中醫藥功不可沒。近三年來的防控新冠疫情,張仲景的清肺排毒湯仍發揮了大的作用。中國抗疫斗爭取得的勝利,中醫中藥仍然功不可沒。

         醫道中西,各有所長,取長補短,創新發展。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的一貫主張。在張仲景醫院,我看到醫生為病人作心血管手術,然后施以中藥調養,這正是中西醫結合,取長補短,創新發展的典型樣板。

         四是有病治病、無病防病,每個人都要爭取快樂健康幸福的人生。

         張仲景是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的醫學家。他相信:“厥身已斃,神明消失,變為異物,幽潛重泉。"(王充語)他反對用鬼神迷信來解釋疾病,主張人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。這在當時神權統治、迷巫盛行的時代確實是難能可貴的。我們生活在政治昌明的盛世,更應當有“自信人生二百春”的積極進取心,爭取快樂健康的人生。

         退休后,我也有不少老年病,血壓偏高,血脂偏高,腿疼眼疾等等,吃西藥也吃中藥。我感悟到:看醫生,吃藥是必須的,但不能全依賴醫生和藥物,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,有時候自信心比藥物更重要。藥物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愈力,戰勝疾病最終要靠自己!

          唐人劉禹錫有詩:“沉舟側畔千帆過,病樹前頭萬木春。今日聽君歌一曲,暫憑杯酒長精神。"活著就要抬頭挺胸,視死如歸幸福安靜;生生死死雖有定數,積極進取不是偷生;“醫圣”有術皆為助力,自強不息才能最后戰勝疾病!

   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宏大事業,我很贊成張仲景醫院提出的辦院宗旨、理念和口號。

         院旨:“為人類創造健康?!?/span>

         院訓:“厚德載物,濟世仁愛,博學同修,傳承創新。

         服務理念:“用心服務,創新體驗?!?/span>

         但我更喜歡三句口號:“讓老中醫放心,讓老百姓放心,讓老祖宗放心!”祝愿張仲景醫院越辦越好!走出南陽,走向全國,走向世界!

         衷心感謝仲景醫院韓麗華院長!衷心感謝院門診部內科王始揚副主任!衷心感謝內三科劉理琴主任、周天春副主任、汪露醫生及全科的醫護人員們!感謝洪濤、化梅和金鳳老同志、老朋友在老伴兒住院前后的關心及幫忙照顧!感謝張家、任家子侄女們對老伴兒的關愛和照顧!

   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2022年4月25日寫于張仲景醫院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張天星

    文章轉自《齊魯晚報》 壹點號 柳泉金融文學

     

    客服中心

    急救熱線:

    0377-83811111

    預約掛號

    專家介紹

    巨乳Av片综合

    <acronym id="i3kie"></acronym>
    <var id="i3kie"></var>
  • <video id="i3kie"></video>